PM2.5是什麼?認識室內pm2 5標準、危害及如何預防改善

台灣四季經常空污來襲!何謂空氣污染?

台灣一年四季都有空污的威脅,其中境外的空氣污染約佔四成,而本島的工業生產、交通排放以及其他活動(農業燃燒、餐飲油煙)則佔了六成。這些看不見、摸不到又無邊無界的細懸浮微粒和臭氧空氣污染,在全球造成的超額死亡估計每年有 834 萬人。大多數(52%)的死亡負擔與心臟代謝疾病有關,特別是缺血性心臟病(30%),由此可知空氣污染不只是造成健康疾病問題,更可能威脅到生命!

資料參考來源: https://www.bmj.com/content/383/bmj-2023-077784

台灣三大常見室內空污:PM2.5懸浮微粒/CO2二氧化碳/甲醛

空氣無國界!台灣四面環海容易受到境外的空氣汙染、加上本土產業及交通容易產生空氣汙染,其實很容易流入家中,防不勝防。

待在家不一定就安全!人的日常生活一定會產生空汙,舉凡燒香拜拜、下廚的油煙,甚至是吸菸,家中的空氣流通不比室外好,長期下來容易累積,開窗通風又會讓室外汙染源進入,要如何完全杜絕空汙對健康的危害,是每一個人需要重視的健康課題。

室內空汙的安全標準

PM2.5標準數值

24小時平均值
< 0 μg/m3
全年平均值
< 0 μg/m3

二氧化碳標準數值

每8小時平均
< 0 ppm

甲醛標準數值

每小時平均值
< 0 ppm

PM2.5是甚麼?會對人體造成甚麼危害?

PM2.5是指顆粒直徑小於2.5微米的顆粒物,大約是人體頭髮直徑的35分之1,比人體細胞還來的小,是世界衛生組織(WHO)認定的一級致癌物。PM2.5容易飄散在空氣中,透過呼吸系統進入人體,對健康造成危害,常見的懸浮微粒包括粉塵、花粉、工業廢氣的產物等等。

由於顆粒小,容易進入人體擴散至全身,如果長期暴露在充滿PM2.5的環境中,對人體的危害通常會是重要的機能系統,引起不良反應或是誘發病變,尤其是對過敏/氣喘族群、糖尿病患者、孕婦、老人/小孩造成的傷害更大。

空氣中的污染物質以及pm2.5容易刺激呼吸道,導致呼吸系統器官發炎,而有哮喘、氣喘、呼吸困難的問題,而呼吸系統較敏感和脆弱的族群更容易被觸發相關反應。

懸浮微粒以及pm2.5因為其極微小的特性,可以進入人體血液循環,因此容易造成心臟負擔,引發心臟病、血栓、心肌梗塞等。

長期暴露在空汙環境下,可能使得過敏反應增加、反覆發生,因此身體經常處於抵抗過敏源的狀態,長期將使得免疫系統失衡、消減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。

一些研究指出,PM2.5停留在大腦中的時間更長,容易引發失智、阿茲海默症,增加憂鬱症、過動症、精神分裂、中風的風險。

二氧化碳是甚麼?會對人體造成甚麼危害?

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、無臭、無味的氣體,一般而言,對人體的危害較小,但是在高二氧化碳濃度的環境下,就會引起人體不適、暈眩、嘔吐等情況發生。

甲醛是甚麼?會對人體造成甚麼影響?

甲醛(CH2O),是一種無色氣體,但是有刺激性氣味,廣泛存在於室內環境、大氣中,但是長期處於充滿甲醛的環境中會對呼吸系統、免疫系統、神經系統造成危害,增加罹癌風險。

日常如何有效預防空汙

美國環境保護署發現:室內空污的含量可能高出室外五倍而大多數人一天有將近80%的時間都待在室內,千萬不能小看空汙對健康的潛在危害。

在家中安裝 新風系統 全熱交換機 ,能夠引進並過濾空氣,留下含氧量充足的新鮮空氣,並持續排除殘留在室內滯留的PM2.5、二氧化碳、甲醛等空汙,部分品牌還有內循環淨化模式,可以完全取代空氣清淨機。